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是根据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需要,为深入贯彻落实《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》(教党 (2018)41号)文件精神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,2学分,36学时。
本课程集知识传授、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为一体,引导大学生树立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,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、自我认知、人际沟通、交友恋爱、人格发展、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困惑,提高心理健康水平,养成良好心理素质,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人才。
课程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,以"心理资本”的四个要素“希望、乐观、韧性、自信”为内容主线,围绕 “心理+职业”双线设计,本着“课前测试辨需求,翻转学习打基础,互动实践强能力,课后测试证实效”的原则,依托“教学、测试、虚拟仿真实验、心理咨询中心等”平台资源,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,采用 “虚拟仿真实验法”、“绘画心理分析法”、“角色扮演法”、“小组头脑风暴法”等教学方法,整合多平台数据进行“全程双向”信息反馈和多元评价,做到“知识技能基础性、科技发展时代性、个性学习选择性、职业心理关联性”,突出重点突破难点,通过“内化于心—外化于行—对接岗位”环节,形成教育合力,打造了“心理教学,素质拓展,职业体验”三结合的特色“心理育人”课程教学模式。